时间:2016-05-13 点击次数:12633 次
徐氏起源
徐氏的姓氏来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嬴姓。是先帝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相传陷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国。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徐国的32世孙徐君偃,他很聪明,对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爱戴,国力不断强大。当时周穆王喜欢云游四方而经常不问国家大事,诸侯埋怨他的很多,徐君偃于是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于是他自称为徐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返回京城,调兵前去镇压。徐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进了彭城一带的山中。由于他得得民心,跟着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儿子宗于徐,称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徐姓源流详介:
早在远古时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个大的部落群体。即西部和中原的炎黄集团,也称华夏集团;东部的东夷集团;南部的苗蛮集团;东南沿海的百越集团。徐姓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
东夷集团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群体。这是因为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鸟类栖息与候鸟迁徙停留的好地方。居住在这儿的人,自然以捕鸟为食,以鸟羽为衣,处处依赖鸟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最后发展到以鸟为图腾崇拜。对于这一点,从夷字的本义也可看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由此可见,夷人善射,由此亦可推出,这个群体是以射猎为主要的生存方式。随着对鸟的图腾崇拜的加强,逐步开始以鸟为氏族、部落的名称和标志,再慢慢发展成姓氏。如东夷集团的四大姓偃 (燕)、嬴、子(燕子、小鸟)、凤 (凤鸟),大约就是由此而来。
少昊,嬴姓,在古代典籍中,也被写作“少皓”、“少嗥”、“少皋”,名挚(也作质),三皇五帝之一,又被称作“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从少昊的名字中,同样可以看出其与鸟的关系。挚,即鸷,是一种猛禽。少昊的诞生,存在多种说法,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其中一种传说是其母女节,也称皇娥,夜梦流星人怀而有孕,生下少昊。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开始时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族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至,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于曲阜,并将所辖部族以鸟命名,分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五个部族,在这五个部族之外,又分祝鸠、鹃鸠、鸬鸠、爽鸠、鹘鸠五个氏族,以及鹊雉、鹋雉、翟雉、鹈雉、晕雉五个雉氏族,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九个扈氏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在位期间,修太昊之法,以鸟名为官名,设工正和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在他的带领下,东夷集团得到很大发展。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非常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就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及其部族,并决定自己去世后由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少昊共在位八十四年,寿过百岁,也有说在位百年,去世后葬于曲阜。陵墓在今曲阜市东4公里处,呈金字塔形,底边长28米,顶边长9.4米,斜坡高15.2米,上面有庙。整个陵园占地11万多平方米,有宫门、享堂、配殿、石坊等建筑组成。
少昊去世后,东夷部落联盟由黄帝的孙子,二十岁的颛顼接掌。颛顼,号高阳氏,三皇五帝之一。自幼聪明过人,相传十岁时便成为本部落首领,率族众迁往东夷集团所在地,可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率族众迁到东夷集团所在区域穷桑一带,已不可考,但其深得少昊信任却是毋庸置疑的。八年之后,少昊去世,颛顼继位,成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不久,将统治中心迁回中原,即今河南濮阳一带,许多东夷部落也跟着内迁。迁回中原后,颛顼又继承了祖父黄帝原担任的炎黄部落联盟首领的职务,身兼炎黄与东夷两大部落联盟首领,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在位七十八年之后,年近百岁的颛顼方才去世。颛顼陵遗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三相庄西1.5公里处,南北长240米,东西长一百三十余米,有宝城、享殿和廊房,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唐、宋以来,每年春秋两季或改元,皇帝都要遣使告祭。清宣统年间,一场龙卷风携沙将陵园全部覆盖。近年来随沙丘移动,已有部分建筑露出地面。
作为少昊后代的徐姓与颛顼发生关系是在颛顼之后。在所有的徐氏家谱中,徐姓的血缘始祖都是若木,若木的父亲是伯益,伯益的父亲是皋陶,皋陶的父亲是大业,大业的曾外祖父就是颛顼
据《史记》等书记载,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一次,女修吞食了一粒燕子(玄鸟)落下来的卵而有身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大业。大业成年后,娶华夏集团少典氏族女子女华为妻,生子皋陶。皋陶,亦名繇、皋繇、咎繇、咎陶,字庭坚。
皋陶在虞舜时期,曾担任了掌管刑罚的士,明五刑,弼五教,使天下无冤狱,以公正、正直著称。在农业方面,发明了耒、耜等农具,为东夷各氏族部落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参与了大禹的治水工程,与大禹密切合作,不争功诿过,极力树立大禹在民众中的威信。虽然他在“知人”与“安民”等治国方面功劳不在大禹之下,但在舜去世时,却积极推荐、扶持大禹登舜位,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大禹对他非常感激,也认为他最贤德,遂选定皋陶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授予他处理政务的权力,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禅位于他,可不久皋陶即去世,大禹很伤心,就把英(今湖北英山县)、六(今安徽六安县)一带分封给他的后裔。如今,皋陶墓在六安县城东8公里,六(安)合(肥)公路北侧,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顶高6.2米,顶部平面直径4米,墓前有碑,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墓上有黄栗树一株,形如伞盖。在墓东14米处,有皋陶祠,为前后两进四合院式。由于皋陶在当时口碑极好,影响很大,后人为纪念他,亦将六安县别称为皋陶城,简称皋城。
传说皋陶有六个儿子(一说三个),其余几子被封在英、六等地,后陆续建立了英、六、群舒等小王国,只有长子大费(音闭),又称伯益,与他长期共同辅佐舜和大禹,居功至伟,被舜赐为赢姓,继承赢姓正统,也就是当上少昊遗留下来的赢姓部落首领。自此之后,他的兄弟,继承了偃姓,向南发展,偃姓及后来所产生的姓氏即奉皋陶为血缘始祖,而赢姓及所产生的姓氏如秦、徐、赵、黄等则奉伯益为血缘始祖,其后裔主要居留在山东南部或淮河中下游流域,或远迁西北。
伯益,也被写作伯翳、伯繁、柏翳、化益,或只称益,这是因为伯本来就有老大的意思。因佐舜有功,被封于费。因此又叫大费、贯侯:由于原来少昊的赢姓氏族是以凤鸟为图腾,伯益被赐姓赢后,自然也就以凤鸟为图腾,成为赢姓正统: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他的名字看出,益也写作繁,而繁据《离骚注》解释,为“凤皇别名也”。伯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和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传说伯益通鸟语,能够调驯鸟兽,“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这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期,是非常令人惊讶和信服的。伯益还发明了以卦占卜岁时吉凶的办法。很年轻时,就随父亲皋陶辅佐舜,“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火烧林木,驱赶禽兽,这就能很快地开辟出大片平地,同时,草木焚烧后的灰烬又是肥料,这样,极大地便利了氏族部落的发展和农田的开垦,大大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吕氏春秋》等书中,还提到诸如“伯益作井”、“化益作井”等故事。这说明,中国古代的凿井技术是伯益发明的。凿井技术的发明,大大扩展了古代先民们的生存空间。在凿井技术未发明之前,先民们只有近河、湖而居,年年雨季还要受其威胁。凿井技术发明后,先民们可以进入相对远离河湖的广大平原地区生存、发展。所以说,对于凿井技术的发明,无论今天我们用什么样的词汇去赞美都不为过。伯益在大禹治水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致于大禹治水成功后,向舜汇报时竟说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舜大为赞赏,将本氏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后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大廉和若木,同时,还对伯益说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而皂游,尔后嗣将大出。”舜的话果然没错,伯益的赢姓后裔后来分衍出徐、黄、赵、秦、江等十多个姓氏,俱尊他为血缘始祖。
大禹在位时,曾打算将首领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去世后,大禹又准备传位给伯益,并在晚年授政于伯益,让他协助自己管理所有部落、氏族事务。临终时遗命传位伯益。可伯益与他的父亲皋陶一样,淡于权位,在为大禹守丧三年之后,主动避让首领位置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隐居于箕山之北。启于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由于启的这个行为彻底抛弃了氏族社会长期以来的“公天下”传统,而代之以文明社会的“家天下”。为了政权的稳固和长久,有必要对坚持过去传统的有影响和有实力的氏族势力与著名人物进行清洗和整肃,声望卓著的伯益自然不能幸免。据《战国策》和《韩非子》记载,夏启即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待政权基本稳固后,开始进攻伯益,夏启六年,伯益被害,据说已年过二百。为了笼络人心,夏启一面以隆重之礼安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封于徐,即今天以安徽泗县为中心的安徽东北部、山东西南部、江苏西北部一带。自此之后,徐姓的脉络开始清晰。徐姓宗族的主支由此繁衍、发展、壮大。若木,也就成了后世徐姓基本公认的血缘始祖。
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镇压,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仍称“徐子’。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逐渐衰弱。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0年)最终为吴国所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徐氏。
---------------------------------------------------
徐氏人物,在帝王将相中,不仅有诸侯国君,而且有登位称王的,共计15人。
古代徐国的国君 44人,即;若木、征国、房、仁、豹、谦、佥、晔、祖禹、济、宝、宽、商、强、车、能、弘、瑞、侍、世长、恭、详、择、安、忠、超、康、渰、彦、训、绥、诞、宝忠、仁、宏、希、虺、功、畅、永、思、祥、艮、章禹。
秦朝以后的帝王、总统7人,即;徐福、徐成效、徐如诰、徐景通、徐寿辉、徐鸿儒、徐世昌。
分述
古代徐国国君(44)人
若木 夏启帝于2025年位以后,因伯益大禹治水有功,封伯益次子若木于徐建立子爵侯国,若木为徐国的一代国君,坟墓在山东郯城北七里。
征国 若木的长子,继位徐国二代国君,坟墓在郯城北七里。
房 征国之子,继位徐国三代国君,坟墓在郯城七里。
仁 房之子,继位徐国的四代国君,坟墓在郯城七里。
豹 仁之子,继位徐国第五代国君,坟墓在郯城七里。
谦 豹之子,继位徐国第六代国君,坟墓在郯城七里。
佥 谦之子,继位徐国七代国君。
晔 佥之子,继位徐国第八代国君。
祖禹 晔之子,继位徐国第九代国君。
济 祖禹之子,继为徐国第十代国君。
宝 济之子,继位徐国第十一代国君。
宽 宝之子,继位徐国第十二代国君。
兴 宽之子,继位徐国第十三代国君。
强 商之子,继位徐国第十四代国君。
车 强之子,继位徐国第十五代国君。
能 车之子,继位徐国第十六代国君。
弘 能之子,继位徐国第十七代国君。
瑞 弘之子,继位徐国第十八代国君。
侍 瑞之子,继位徐国第十九代国君。
世长 侍之子,继位徐国第二十代国君。
恭 世长之子,继位徐国第二十一代国君。
祥 恭之子,继位徐国第二十二代国君。
箨 祥之子,继位徐国第二十三代国君。
安 箨之子,继位徐国第二十四代国军。
忠 安之子,继位徐国第二十五代国君。
超 忠之子,继位徐国第二十六代国君。
康 超之子,继位徐国第二十七代国君。
渰 康之子,继位徐国第二十八代国君。
彦 渰之子,继位徐国第二十九代国君。
训 彦之子,继位徐国第三十代国君。
绥 训之子,继位徐国第三十一代国军。
徐诞 绥之子,继位徐国第三十二代国,号称;“偃王”。为“徐”姓始祖。自偃王起,天下有了徐姓。
徐国传至32世偃王为国君时,已发展为东夷中实力最强大的方国,成为统辖淮、泗流域的东方盟主。
周初,徐国曾多次联合淮夷反抗周朝。周武王灭商后,曾分商纣王之子武康继续统治殷商附近的地方,同时派其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武统治军队,驻扎殷都附近,监视武康,史称“三监”。周武王死后,有其子周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幼,周武王死前曾委托其弟周公旦 摄政。纣王子武康出于复辟的目的,利用管、蔡二监对周公的嫉妒,相互勾结,并派人联系徐国、淮夷等部落,起反周。后周公旦两次东征平息了叛乱,攻灭东方十七国,继续分封诸侯,而徐国仍然保持东方盟主地位。
徐偃王由于治国有方,素以仁义闻名于世,因此徐国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国力不断强大,来朝贡着日益增多,统治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各地来朝者;“三十有六国”、“地方五百里”,范围涉及到淮河、泗水流域的苏、鲁、豫、皖的部分地区。
周王朝在开始200年中,特别是成王和康王时期,政治比较稳定,国力比较强大,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到了昭王和穆王统治时期,西周王朝大肆对外侵犯,结果昭王南征,淹死在汉水,全军覆灭;穆王西征,消耗量了大量的财富,加剧了民族矛盾,加重了内部剥削。诸侯国对宗主国的暴虐统治和沉重的负担为不满,徐偃王就是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宗主国西周,对其诸侯子国颁布了很多规制,不允许子国逾制。但徐偃王五是宗周的规定,首先“僭越”称王,将32世的“封君”变为了“王”;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当时,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国的都城却大大超过了周天子的王城,居《汉·地理志》记载:“邦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不仅如此,徐偃王上有“欲霸上国”的雄心。《帝乡纪略》、《泗周志》等旧志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周穆王时为东方诸侯,长行仁义,欲霸上国,获朱弓彤矢,以为天瑞,乃僭称王,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被东南的江淮众国推为盟主,敢于同周天子分庭抗衡的徐偃王才敢如此,周穆王见徐偃王好行仁义,国力强盛,以逾制造城为借口,发动楚国袭击徐国。徐偃王败后,周王为了显示自己宽大为怀的气度,又复封偃王的儿子宝宗为徐国国君。
徐宝宗 徐国三十三代国君
徐仁 徐国三十四代国君
徐宏 徐国三十五代国君
徐希 徐国三十六代国君
徐尫 徐国三十七代国君
徐功 徐国三十八代国君
徐畅 徐国三十九代国君
徐永 徐国四十代国君
徐思 徐国四十一代国君
徐祥 徐国四十二代国君
徐亘 徐国四十三代国君
徐章禹(定程)徐国四十四代国君
古徐国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历时1600多年,于公元前512年,被吴王所困,章禹(定程)断发,失国,后裔散居各地,以国为氏。
秦朝以后徐氏称帝王(7人)
徐福 山东琅琊人,东渡日本,为世界上最早的第一位航海家,为日本开国神武天皇。
徐成效 唐朝山东人,徐敬业后代,为大西威武皇帝。
徐知浩 五代南唐海州人(今江苏),939年在金陵建立大齐,称帝3年。
徐景通 943年继位南唐皇帝位,国号保大,在位20年。
徐寿辉(1320—1360),一名真一,又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卖布出身。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与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年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1355年势力复振。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后明玉珍追尊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徐鸿儒 本名徐诵﹐山东钜野县人﹐后迁居郓城。早年参加白莲教。万历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徭役不断增加﹐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他以白莲教教义组织群众﹐聚众至数千人。被山东﹑南北直隶﹑河南﹑山西等省信徒推为教主﹐约定各地于天启二年(1622)八月起义。但是年春被人告发﹐不少骨干被捕。徐鸿儒遂于五月提前在徐家庄树旗起义。起义军占领郓城﹑钜野交界处的梁家楼一带﹐拥立徐鸿儒为中兴福烈帝﹐建号大乘兴胜﹐设立官职﹐建立政权。义军多头缠红巾﹐众至万余人﹐先后攻占郓城﹑钜野等地。同时﹐其它白莲教首领沈智﹑夏仲进﹑张柬白﹑侯五﹑周念庵﹑孟先汉等﹐也分别攻占滕县﹑邹县﹑峄县(今枣庄东南)等县城及漕运要道夏镇﹐并进攻兖州﹑曲阜﹑郯城等地﹐很快控制了山东境内运河两岸的广大地区﹐阻截漕运﹐多次重创官军。 由于起义准备不足﹐加之明廷派大军合力进剿﹐七月﹐各友军先后失败﹐郓城﹑钜野失守。徐鸿儒等在形势不利的条件下﹐仍固守邹县滕县﹐与官军抗衡。明军调集山东﹑北直隶等地的大量官军﹐围徐鸿儒军于滕县。九月﹐徐鸿儒粮尽援绝﹐突围不成而被俘﹐十二月在北京被害。
徐世昌(1855年10月24日—1939年6月5日),1855年生于河南,前清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的谋士,并为盟友,一文一武,互为同道;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徐世昌深谋远虑,颇得袁世凯的器重;但他又能与袁保持距离,进退有度,在袁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辞掉总统职务后,多次拒绝日本人的劝诱,不供伪职。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工于山水松竹,被称为“文治总统”。1918年9月4日,徐世昌当选为中华民国总统,1939年病逝。
第二节 徐姓历朝将相
徐勃 西汉山东人,公元前99年,组织发动泰州、诸城起义,全国震动。
徐凤 东汉安徽人, 公元144年在定远率众起义,被拥成大将军。
徐晃 三国时期魏国河东(今山西)人,为三国名将。
徐庶 三国时期魏国(今河南)人,为魏国右中郎将。
徐邈 三国时期(今北京)人,为都侯,建威大将军。
徐琨 三国时期吴国(今浙江)人,为广德侯,升平掳大将军。
徐盛 三国时期吴国琅琊人,为安东大将军,封芜湖侯。
徐爱 南朝开阳(今江苏武进)人,为右击大将军兼尚书左丞。
徐孝嗣 南朝齐国东海郯城人,491年官至吏部尚书,494年,加封中军大将军。
徐敬成 南朝陈国安陆(今湖北)人,567年,官封安州刺史,为壮武将军。
徐元朗 隋朝山东衮州人,617年,农民起义将帅。
徐懋功(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公)。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曾破东突厥、高句丽,与李靖并称。后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徐敬业 唐朝曹州人,懋功后代,历任太仆少卿,梅州刺史。684年,率兵十万同骆宾王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
徐庆 宋朝南汤阴人,任岳家军统制。1134年,于张宪、牛皋率兵打败金兵,后任防御使。
徐徽言 宋朝浙江衢州人,1126年,率兵击败金兵,升职为武金郎。
徐达 (1332~1385),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往归之。从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拔攻城取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
徐蟾 明朝江苏江阴人,官至兵部尚书。
徐士贵 清朝香山(今中山市)人,1748年,率兵征战新疆、青海,诰封振威大将军。
徐广缙 清朝河南人,1848年,任两广总督,1851年,任两湖总督,在岳州不愿镇压太平军北上武昌被贬职。
徐天德 清朝四川达州人,嘉庆元年,徐天德领导达州起义军加入白莲教起义,反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徐泽醇 清朝辽东人,历任知府,湖南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四川总督,1852年,任礼部尚书。
徐宝山 清朝江苏镇江人,辛亥革命任扬州军政都督。
徐树铮 北洋时期安徽人,1912年任陆军处长,1919年,和平收复外蒙。
徐永昌 民国时期山西人,历任国民军师长、军长。
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黄陂(今属武汉)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徐海东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代理排长,参与北伐。此后参与黄麻起义,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团长、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务,参加长征。中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1970年于河南郑州逝世。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原名徐象谦,字子敬,中国山西五台县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
徐向前早年加入黄埔军校一期,并参与指挥领导北伐战争,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他参与广州暴动,并指挥工农红军参与中国共产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之后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转战陕甘宁地区、进行长征,并到达陕北。后率领西路军渡黄河北伐,但失败。中日战争期间,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副师长,并参与开辟河北、山东等敌后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其率领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指挥运城、临汾、晋中和太原战役等,攻占山西全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向前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牵扯进二月逆流案。在担任国防部长期间,他宣布停止金门炮战
徐才厚,男,汉族,1943年6月生,辽宁瓦房店人,197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8月入伍,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毕业,大学学历。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上将军衔。
徐姓历代贤相
徐 诜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的宰相。
徐 防 东汉和帝官至司徒。
徐 宣 三国时魏国广陵郡海西(江苏扬州)人,官至尚书。
徐 羡 之 南朝山东郯城人,任尚书、司空。
徐 湛 之 南朝东海县人,任中书令、尚书仆射。
徐 勉 南梁山东人,六岁能文,为梁武帝中书侍郎、尚书左丞。
徐 陵 梁陈东海人,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陈宣帝时为尚书左仆射。
徐 商 唐朝河南人,咸通年为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咸通10年为尚书右仆射。
徐彦若 唐朝河南人,为徐商之子,893年为检校尚书,后为青海节度使。
徐处仁 北宋河南人,任宋徽宗的户部尚书。
徐有贞 明朝江苏人,明英宗时为翰林院学士监兵部尚书。
徐 阶 明朝松江(今上海)人,为嘉靖内阁首辅。
徐溥(1428-1499)字时用号谦斋,明宣德三年(1428)生于本县伏溪村(今宜城镇溪隐村)。他自小胸怀大志,用功读书,于景泰元年(1450)中举人,景泰五年中进士,廷试一甲第二名,受翰林院编修,宪宗处任左蔗子,再任太常卿兼学士,成化十五年(1479)拜礼部侍郎,不久又转左侍郎,后改吏部。成化二十三年任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参与机要政务,弘治五年(1492),徐为宰相,曾三主会试,其得行均受人们称颂。因徐入阁为相12年,颇有政声,故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徐阁老”。 徐于弘治十二年九月十一日病卒于家中,享年72岁。皇上闻讣,辍朝一日,赐棺木米布。十二月二十七日奉诰命,特赠太师,加特进左柱国,谥“文靖”。著有〈谦斋文集〉4卷、〈文靖疏稿〉2卷。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8日),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谥文定。大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朝末年西学、数学、天文、机械、水利、农学、军事学者,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崇祯朝内阁次辅、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基督徒,作为热心和忠贞的教友领袖与护教士,被誉为明代“圣教三柱石”之首。
第三节 徐姓历代名臣才子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徐辟:(前345—267年)字新章,配某氏,生鲁。原居东海(郯城),幼年随父迁徙邾国,其兄徐垂南下。早年,择师颛孙子莫,致力而学九年,多有长进。从二十一岁起,师从孟子,饱读经史,学富五车,尊师孝友,颇受孟子垂爱。三十岁许,随师游说宋、魏、齐、滕诸国。四十一岁仕齐为客卿,为政清廉,治国有方,德劭名立。卒后,葬于今邹城市东20里许的徐家桃园。其言行《孟子·卷五》有记载,《朱子语类·卷十一~三十》有注解。因其为徐偃王之后,又是孟子的得意门生,以乐善好施著称于世,故在宋时封爵为仙源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又谥先儒徐子。徐辟墓、祠均在徐家桃园,为邹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庙中有其神位,列为孟子的著名弟子。有赞曰:稽公之家,世居于淮。瞻公之貌,温厚和谐。孟门设教,亲炙靡涯;生而好读,吐属丽佳,洵哉。亚圣之徒,又谁能与尔为侪!
徐尚 山东琅琊人,谋士,著有《徐子》四十篇。
徐承 吴国将才,率水师攻打齐国,大胜。
徐福 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乡亲们为纪念这位好心的名医,把他出生的村庄改为“徐福村”,并在村北建了一座“徐福庙”。后来,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王之说。
徐安仁 西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为昭帝的谏大夫。
徐乐 东汉燕人(今天津),为汉光武帝的侍郎。
徐干 东汉平陵人(今陕西),官至司马。
徐奕 三国魏国人,官至尚书、中尉。
徐稚 字孺子(公元97—168年)古代豫章南昌人,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一生博学多识而淡泊名利、不离劳作,被人们千秋传颂为“人杰地灵之典范”。相传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于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便有了“人杰地灵,徐孺子陈蕃之榻”这不朽的名句,并且千古传为佳话。徐孺子谢世后,葬于南昌市进贤门外东潭巷铁树坡旧城壕沟边。其墓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昌市的孺子路、孺子公园、孺子亭均是以徐稚的字号命名的。
徐寅 唐朝莆田人,唐昭宗进士,著名诗人,文学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
徐世谱 四川巴东人,梁末年为荆州主帅。
徐详 浙江人,任蜀国都督。
徐原 江苏人,任孙权的御史。
徐浩 山东人,官至西阳太守。
徐义恭 北魏彭城人,宣武帝时任光禄大夫。
徐诏 北魏高平人,有战功,赐侍郎。
徐遵明 北魏陕西人,著名经学家,著有《春秋公羊传》。
徐之才 北齐丹阳人,为当朝尚书令。
徐远 北齐广陵人,通经史,为光禄大夫。
徐伯珍 南齐太末人,精通经史,四皓之首。
徐份 山东郯城人,任海盐令。
徐俭 南陈郯城人,任御史中丞。
徐度 南陈湖北人,为司空。
徐德言 南陈官太子舍人。
徐显秀 北齐河北人,官至太尉。
徐孝克 山东人,梁陈国子祭酒官。
唐朝、五代、宋、元、明、清时期(部分)
徐安贞[唐](671—743),初名楚璧,信安龙丘(今龙游)人。尤善五言诗。应制举,一岁三登甲科,唐神龙二年(706)进士,初为武陟尉,参与续修南朝齐《七志》,整理皇家秘籍,补丽正学士。开元时,为中书舍人集贤学士。玄宗属文,多命视草,因命安贞供奉内廷为起居舍人,掌管制作诏书,有能名。后授工部侍郎兼集贤院检校尚书。帝每属文及作手诏,多命安贞起草,深得宠信。开元十九年(731)二月撰《文府》20卷献上,不久升中书侍郎。是时李林甫用事,或谓安贞多所参助。天宝后,避罪衡山岳寺,装哑为佣,历数年而寺僧不识,后北海太守李邕识之,握手言欢,因载北归,行至长沙,谓其守曰:“潇湘逢故人,若幽谷之覩太阳。不然,委填岩穴矣”!玄宗念其贤,即其家封东流子,卒赠尚书。有诗文多卷,久佚。明童佩辑其遗文,编为《徐侍郎集》。《全唐诗》收其诗作11篇。
徐坚 唐开元湖州人,为大学士。
徐晦 福建莆田人,任兵部侍郎。
徐春龄 江西南昌人,咸通进士,任广州刺史。
徐阶 南唐江苏徐州人,937年为吉安刺史。
徐景通 南唐海州人,930年任兵部知政。
徐铉 南唐江苏扬州人,进士,文学家。
徐熙 南唐江宁人,著名的书画家。
徐天麟 江西临江人,任临安教授。
徐元杰 江西上饶人,任理宗工部侍郎。
徐应龙 福建人,淳熙进士,为刑部尚书。
徐有功 唐东海郡人,为司法参军,司刑少卿。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三岁父殁,因父名石,终身不用石器,行遇石,避而勿践。事母至孝,母亡,庐墓三年,哭不绝音。初从胡瑗学。治平四年(1067)进士,神宗数召对,以耳聋不能仕,屏处乡里,而四方事无不知晓。元佑初(1086)近臣交荐其孝廉文学,乃以扬州司户参军、楚州教授,转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崇宁二年(1103),监西京嵩山中岳庙,卒年七十六。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徐渭 (文长)1521-1593,山阴人,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古代十大画家之一。20岁考进秀才,以后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曾一度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在嘉靖37年(1448)招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但后胡宗宪因严嵩同党被弹劾受刺激,自杀多次。后怀疑妻继室不贞,杀她而下狱,53岁被放。开始著书立说,写诗作画,常闭门谢客,晚年潦倒穷困。他多才多艺,在书画、诗文、戏曲尤其是花鸟画坛独到之处,是明代青藤画派的鼻祖。
徐霞客 (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崇祯十年(1637)正月十九日,由赣入湘,从攸县进入今衡东县境,历时55天,先后游历了今衡阳市所辖的衡东、衡山、南岳、衡阳、衡南、常宁、祁东、耒阳各县(市)区,三进衡州府,饱览了衡州境内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观,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的15000余字的衡游日记。他对石鼓山和石鼓书院的详尽记述,为后人修复石鼓书院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徐万金 明朝湖南人,任松江知府。
徐元文 清朝江苏昆山人,康熙13年,任内阁大学士。
徐寿 清朝江苏无锡人,化学家。
徐建寅 清朝江苏人,其父为徐寿,科学家。
徐锡麟 清朝浙江绍兴人,1903年留学日本,后与秋瑾发动起义,英勇就义,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烈士。
徐培添 广东人,为广州起义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徐树铭 清湖南长沙人,光绪时期工部御史。
徐润 清朝拱北人,与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1882年,徐润创办同文书局,是我国最早的民营机械印刷厂。他还开办了宝源祥茶行,开办了第一家保险公司---上海仁和水险公司。
徐振鹏 清广东人,光绪20年参加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战。
清末民国、新中国时期
徐绍桢 广东番禺人,辛亥革命时为江浙联军司令,率新军攻打雨花台。
徐谦 江西南昌人,国民党元老,任国民政府司法部长。
徐镜心 山东龙口市徐家村人,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05年参加同盟会,1914年被袁世凯杀害。
徐特立 (1877~1968),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他是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徐特立一生致力于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党中央曾评价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著作大都收集在《徐特立教育文集》和《徐特立文集》中。
徐源泉 湖北黄冈人,国民时期任湘鄂边司令,1945年国民党中常委。
徐庭瑶 安徽人,国民党中将,1939年任38集团军总司令。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字志摩,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酉时,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表兄。徐志摩出生于富裕家庭,并曾留学英国。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胡适语),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亦断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18年在美国留学,1920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22年,任教于北京大学,著名的文学家。
徐悲鸿 (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尤以画马享名于世。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光宪 浙江上虞人,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多项学术大奖。著作有《物质结构》、《稀土的溶剂萃取》等。1991年被选为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现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后改为技术物理系)副主任、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徐光春 生于1944年11月,浙江绍兴人。1962年在高中二年级时,被特邀担任杭州市委机关报《杭州日报》特约记者。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农村、工厂、军队短时间工作过,1972年调安徽生产建设兵团任新闻干事、《兵团战士报》记者。1975年任安徽新闻图片社记者。1979年调新华社安徽分社,先后任记者、组长、分社党组书记兼副社长。1982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任安徽新闻摄影研究会会长。1984年当选为中共安徽省委候补委员。1985年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兼党组书记,为上海新闻摄影学会顾问。1988年任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兼党组书记,为北京市对外宣传小组成员、北京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首都经济信息报》高级顾问。1991年任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1993年4月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同时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报业协会顾问、全国高校校报协会名誉理事长。1993年7月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委员。1995年任中宣部副部长。2000年6月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徐光春任河南省委委员、常委、书记。2005年1月30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徐光春当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6年10月28日在中共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省委书记。2008年1月23日,在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9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徐光春不再担任河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同年12月26日被任命为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0年1月辞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徐守盛,男,汉族,1953年1月生,江苏如东人,197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4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2010.09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
徐明华,男,汉族,1953年3月出生,上海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历任公社党委书记、修水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中共九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安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99年9月任衡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0年1月任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2001年8月任衡阳市委书记。
2008年1月在湖南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08年1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湖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徐新启,男,汉族,湖南临湘人,1957年3月出生,研究生文化,副教授。2006年9月至2006年10月任中共岳阳市委常委、平江县委书记;2006年10月至2006年12月任中共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平江县委书记;2006年12月至今任中共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徐兰喜,男,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硚石村徐家凉亭人。2001.02--2004.12 岳阳楼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2001.02当选为第二届区委委员,2001.03担任第二届政协委员,2002.04当选为第五届人大代表 。2004.12--2006.08 岳阳楼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兼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2005.10当选为市人大财政委委员,2006.06当选为第三届区委委员。2006.08— 岳阳楼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 2015-2024 东北徐文化研究院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0011299号-1 辽公网安备21088202000169号
主办单位:东北徐文化研究院 辽宁省徐氏文化商业联谊会
承办单位:辽宁省徐氏文化商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营口科派软件有限公司
地址: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市旗口镇宿东村 电话:0417-5083212 QQ:841551087 投稿方式:E-maiI:841551087@qq.com 微信:13464982757
声明: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辽公网安备21088202000169号